这些年,汽车行业变化太快,就连曾经的“国产汽车教父”,如今也在中国碰了一鼻子灰,从高高在上的神坛跌落,沦落到停产并濒临退
这些年,汽车行业变化太快,就连曾经的“国产汽车教父”,如今也在中国碰了一鼻子灰,从高高在上的神坛跌落,沦落到停产并濒临退市,成龙代言魔咒再一次显灵。
1. 成龙魔咒再显灵?
作为中国最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明星,成龙在娱乐圈被尊称为“大哥”。但是从出道到现在,成龙身上似乎存在一个魔咒,只要是他代言的品牌,基本上都不会有好下场。这个名单可以列很长:汾煌可乐以倒闭收场;小霸王申请破产重整;爱多VCD老板锒铛入狱;霸王洗发水陷入致癌风波;开迪汽车烟消云散;港龙航空停止运营……如今,成龙魔咒再次显灵,这个名单上又要多一个名字了。
2. 国产汽车的教父?
成龙对三菱汽车情有独钟,2007年就成为其中国市场形象代言人。然而,近日多家媒体报道显示,由于欧蓝德等销量持续低迷,三菱汽车在华停止新车生产。据悉,广汽三菱在华唯一产能基地——长沙工厂已停产两个月,5月份继续停产,6月份恐怕也很难恢复生产。继2020年三菱汽车退市传闻之后,如今广汽三菱破产重组的消息再次甚嚣尘上。作为在华唯一使用三菱商标的合资车企,广汽三菱如果退市,意味着三菱汽车彻底从中国市场败退。
2018年的广汽三菱如日中天,销量超14.4万辆。但从此之后就江河日下,销量持续暴跌,2022年只卖了3.3万台。五年间,广汽三菱销量暴跌近八成。今年前三个月,只售出约4000台,同比腰斩58%。事实上,三菱汽车曾经是自主车企的贵人。上世纪90年代,长城、吉利、长安、比亚迪、东风等自主车企蹒跚起步,几乎都采购过三菱发动机,使用过三菱技术。因此,三菱汽车一度赢得了“国产汽车教父”的头衔。
3. 沦落到濒临退市?
三菱汽车在华越混越差,从过去“国产汽车教父”的神坛跌落,到如今濒临退市,无法体面收场。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首先,天作孽犹可违,自作孽不可活,三菱汽车自己不争气。20多年来,三菱汽车持续造假,丑闻不断。从2000年开始,三菱汽车刻意隐瞒旗下几十个车型的瑕疵和缺陷;2016年又陷入油耗造假泥潭,饱受消费者批评。三菱汽车这些丑闻,对其品牌名誉造成极坏影响,导致销量下跌。
其次,将业务重心放在东南亚等地的三菱汽车,似乎看不上中国市场,从外到里都非常“傲慢”,自然被消费者逐渐抛弃。发动机方面,三菱不愿引进4J1系列等先进发动机,过去老旧的发动机跟不上时代。早已实现自给自足的自主车企,自然不愿意采购。车型方面,国产三菱汽车产品矩阵长期薄弱,而且更新换代速度慢得令人发指。广汽三菱严重依靠欧蓝德一款车,新欧蓝德“哑火”之后,广汽三菱自然跌到谷底。
最后,新能源车多次溃败,三菱汽车让自己陷入了绝境。2018年,广汽三菱推出祺智PHEV,被认为是传祺GS4改款版。这款车三菱连车标不愿挂,挂的是传祺的,其在新能源领域的敷衍态度可见一斑。祺智PHEV后来以失败告终,2020年就停产了。2022年3月纯电SUV阿图柯上市,虽然挂了三菱车标,但是整车平台来自埃安,被视为埃安V的“换壳车”,消费者也不愿意买。阿图柯去年才售出600多辆,今年前三个月仅上险12辆新车。
结语:
成龙大哥的魔咒再次显灵,这当然是开玩笑的调侃之语。三菱汽车败退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,外因和内因都有。
三菱在中国市场的孱弱,背后是近些年二三线合资品牌每况愈下的缩影。
存量市场环境下,主流合资品牌纷纷下探,叠加比亚迪、奇瑞、吉利、“蔚小理”等自主品牌的集体上攻,二三线合资品牌纷纷迎来停产退市的命运,三菱汽车也不例外。
当然,三菱汽车在华越混越差,根本原因还在于其自身。燃油车长期不振,新能源车红利又吃不到,三菱汽车终于为自己的“傲慢”付出了代价。
中国汽车市场的逻辑早已变了,仅仅依靠品牌溢价,而没有好产品,自然无法赢得消费者的欢心。
哪怕贵为“国产汽车教父”,三菱汽车也不得面临残酷的现实。
TAG:成龙,可乐,教父,销量